科学研究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平台
学科团队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黑龙江省优质农业功能性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浏览次数:

  

一、创新平台简介及运行情况

黑龙江省优质农业功能性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时间为2023年9月,主管单位为黑龙江省科技厅,依托单位为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心主任为李凤兰教授。

中心主要围绕黑龙江省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立足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菌剂研发中心的科研平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建立优质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性生物菌剂产品开发平台,主要开展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基质化、土壤改良和修复、功能性农产品生产及优质农业生产生物防控等相配套的系统生物菌剂产品研发,为我省优质农业快速发展相配套的生物菌剂产品,并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的研究,建立高效配套生产工艺体系,加快推动我省优质农业的科技进步和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创新平台人才情况

目前,本工程技术中心有专职技术人员17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14人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关领域。现有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C1人,E类1人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73人,参与科研的本科生92人。

三、科研创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情况

中心成立以来,围绕国家对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及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的重大需求,及我省在《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关于“在打造龙江特色生物农业产业过程中着力打造龙江振兴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推广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绿色高效的生物肥料新产品;开发生产耐低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腐熟生物制剂,促进秸秆还田;研制新型廉价低毒、安全高效的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生物农药”的发展目标,积极为我省优质农业生产和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技术和产品保障。

2年,先后主持涵盖:“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学科协同创新建设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联合引导项目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0余项,合同金额近1500万元。发表SCI等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牵头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3项,技术交易额超1000万元。其中:“寒地玉米秸秆露天大规模制肥技术”在2022-2025年连续4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低温黑木耳废弃菌糠腐熟菌剂及制肥技术”和“寒地秸秆腐熟制肥及加工水稻育苗基质技术”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主推技术成果;“秸秆生物酵解法提取纸浆零污染高效利用技术”、“低温黑木耳废弃菌糠腐熟菌剂及制肥技术产业化”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首批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