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学科概况
本科生 研究生 博士后

生物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年)

发布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1 目标与标准

1.1 培养目标(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

生物学科博士生应熟练掌握所从事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反映国 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规 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从事生物学学科专业以及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 状,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 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生物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1.2 学位标准(符合本学科特点,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 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生物学学位点研究生应具有生物学相关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 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 力;在科学研究中具备问题凝练、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研究结果分 析和成果形成的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体魄。

学位论文应反映其研究领域当今世界的先进性,应具有系统性、 完整性、科学性及创新性。毕业论文必须达到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发表的学术论文应达到《东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

2 基本条件


2.1 培养方向(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生物学学位点以农业生物(畜禽、农作物、农业微生物)为研究 对象,阐明基本生物学理论并建立生物学应用技术,为养殖业、种植 业、食品加工业等提供生命科学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微生物资源 挖掘利用与农兽药研发、动物生产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及转基因生物 技术、植物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及转基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 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 前设有4 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植物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2 师资队伍(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要师资队伍情 况。)

1)植物学:学科带头人丁晓东教授。曾经在日本和美国从事科 16 年,为三级教授和植物学科带头人,以主持人身份获得东北农 业大学优秀人才引进启动经费 100 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一项(78 万元),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6 万元)。出版 (第一主编)专著两部,校内教材一部,获得校优秀教学二等奖一次,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 Plant Physiology,PNA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Neurobiology of Diseases 等高水平论文 20 多篇。

2)微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向文胜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 千万人才工程 ”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一直从


事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的发现、生物合成调控与产业化研究。2015 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14 年、2011 年分别以 第一完成人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Biotechnology Advances、Organic Letters、 中国科学等期刊以封面文章、高被引 论文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

3)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刘忠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科 学学院院长,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 军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取得了多项科研成 果,如中国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猪,中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 等,成果发表于 Development、EMBO Reports、JBC、Developmental Biology Reproduction 等生殖和发育领域的主流期刊,过去 5 学科发表文章总计90 余篇,SCI 论文40 余篇。学科科研成果获得省 级科技奖励3 项,国家级科研奖励 1 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资源建设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4 项,美国专利一项。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负责人侯晓明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家畜泌乳生化机制与分子 调控技术学科团队带头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主要 从事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泌乳经济动物乳腺泌乳过程 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 学基金等研究课题 10 余项,参与“973 ”课题、“863 ”课题等研究


项目。发表研究论文40 余篇,其中SCI 收录研究论文20 余篇。参编 教材2 部,学术专著 2 部。

2.3 科学研究

本学科新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8 项,立项经费 703 万元,其 中国家级课题 5 项,纵向课题9 项。

1 生物学学位授权点2021 年新立项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

类型


批准

单位


执行年限

批准金

(万

元)


主持


1

CIRP TPRM8

MAPK/NF-κB

路对肉鸡冷适应/

应激的调控机制

国自

然面

国家

基金


2022-1

2025-12


58


李剑




2

NDV

rClone30-chGM-CSF 疫苗通过 JAK-STAT 信号通路缩短免疫 空窗期的分子机制

研究


国自

然面


国家

基金



2022-1

2025-12




58



任桂


3

有机堆肥培肥土壤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

铵过程定向调控机

制研究

国自

然面

国家

基金


2022-1

2025-12


58


张旭


4

有机固废堆肥挥发

性含硫污染物代谢

网络解析及微生境

因子调控机制

国自

然面

国家

基金


2022-1

2025-12


58


魏自




5

NDV Clone30

IBDV VP2L 不同形

式的二联苗通过

JAK-STAT 信号通路

影响 NDV 复制的分

子机制研究


国自

然青


国家

基金



2022-1

2024-12




24



郭笑


6

冬小麦 TaMED25

变体的获得及抗寒

生物学功能鉴定

省自

然联

合引

黑龙

江省

科技


2021-1

2024-12


2


张达






7

多毛番茄 SLAC1

因在番茄中的抗冷

分子机制研究

省自

然联

合引

黑龙

江省

科技


2021-1

2024-12


2


仇有


8

黑龙江省玉米链格

孢叶枯病病原菌多

样性分析及其代谢

毒素的研究

省自

然优

秀青

黑龙

江省

科技


2021-1

2024-12


10


赵军


9

农业秸秆堆肥过程 中漆酶代谢网络解 析及强化机制研究

省自

然优

秀青

黑龙

江省

科技


2021-1

2024-12


10


吴俊


10

微生物放线菌

NEAU-6 和黑曲霉 NEAU-L7 、小孢

横向

课题



2021-2029


3

向文


11

促进农业废弃物发

酵记生防芽孢杆菌

应用与示范

横向

课题



2021-2029


3

向文

12

产农用抗生素多拉 菌素选育研究

横向

课题


2021

8

向文

13

国产雪茄烟生物发 酵技术研究

横向

课题


2021-2023

200

李杰

14

猪高效多基因编辑技 术体系优化与应用

横向

课题


2021-2024

102

尹智

15

东北农大元亨生物 创新兽药研发中心

横向

课题


2021.8-2026.12

70

吴云


16

提高 CRISPR/Cas9

精准编辑效率小分

子化合物筛选

横向

课题



2021.1-2024.12


15

牟彦

17

CBD 新型啤酒发 酵工艺的开发

横向

课题


2021.11-2023.11

20

双宝


18

黄芪甲苷抗缺血性

脑损伤的作用机制

研究

横向

课题



20212023


5

王文



    2.4教学科研支撑(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平台情况。)

学科拥有国家级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学一级学 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 家一流专业 1 个(生物技术)。建有“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优秀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动物细胞与遗传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科研平台4 个, 建有黑龙江省教育厅“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 ”重点实验室平台 1 个, 建有制药工程 GMP 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建有“黑龙江省酶制剂研究 工程中心 ”、“东北农大坤昊生物菌剂研发中心菌剂研发中心 ”校级 研发中心2 个。与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药业共同申 报了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021 年新建 24 个联合培养基地。遴 选外聘导师22 名。

2.5 奖助体系(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 覆盖面等情况。)

学科研究生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助研津贴、秦鹏春奖学金和国家普通高校助学贷款。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0,000 元,覆盖全部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超出学制期限基本修 业年限的,以及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未转入学校的除外)。2021 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博士生有65 人、硕士生有430 人。

2)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 3 万元,覆盖率约 3%。2021 年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博士生有 65 人、硕士生有430 人。

3)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国家研究生 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定向研究生除外),获得奖励的研究生须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博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奖励比例为 100%, 奖励标准为 10,000 /人 ·年。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 等奖学金的奖励比例为 20%,奖励标准为 12,000 /人 ·年。二等奖 学金的奖励比例为40%,奖励标准为 10,000 /人 ·年。2021 年获得 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生有3 人、硕士生有7 人。

4)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发放标准为350 /人月, 每年按 10 个月发放,覆盖全部在读博士研究生。

5)秦鹏春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发放标准为 3000 /年,覆 盖约为 3%。2021 年获得秦鹏春奖学金的博士生有 3 人、硕士生有 3 人。

6)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国家普通高校助学贷 , 申请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年不超过 12000 元。2021 年获得助学贷款 的博士生有3 人、硕士生有67 人。

学院成立了相应的奖助学金评定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按程序 严格开展评(认)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助学贷款的应贷 尽贷。

3 人才培养

3.1 招生选拔(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 数、生源结构情况,以及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1)招生情况:2021 年报考本学科博士研究生43 人,录取 24 人,录取比例为 55.81%,录取来自 985、211 院校的生源 19 人, 录取人数的 79.16%。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 225 人,录取 172 人,


录取比例为 76.44%,录取来自 985、211 院校的生源 89 人, 占录取 人数的 51.74%。

2)政策举措情况:为保证生源质量,我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例如:不断完善生物学理科基地班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在本校本科 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水平;严 格导师遴选和评估,保障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优化导师招生名额分配, 发挥名师效应吸引优秀生源等。在复试组织及招生过程中,完全按照 学校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做到全程监督,成绩和录取结果公示,坚 决杜绝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

3.2 思政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思政、研究生辅导员 队伍建设、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1)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和课程思政

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是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思政资源挖掘互 为促进的有效契机,是突显研究生教育特色和大学精神的重要平台, 是满足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导学思政“大思政 ”育人格 局的有力保证。是拓展研究生教育思政体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 新方法和新举措。研究生各门课程深入渗透思政教育,积极组织教师 参加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在 2021年首届黑龙江省研究生 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评审中获导学思政团队 1 个,课程思政课程 2 项,课程思政案例 1 项。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研究生辅导员2 人,含副处级辅导员 1 人。在校生532


人。在学院党委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提升“组织力、思想力、行动 力、战斗力 ”为核心目标,锻造过硬学工队伍建设。

一是顶层设计,强化领导,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组织力。建立学生 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构建学生党建长效机制;

二是增强理论,自我提升,不断强化学生工作思想力。开展“辅 导员学习分享会 ”30 期,提升素质与能力,加强辅导员纪律教育, 发挥老辅导员“传、帮、带 ”作用,营造和谐、互助、奋进的工作氛 围;

三是立德树人,强化阵地,不断提升学生工作行动力。以党团建 设为主阵地,注重网络和实践育人阵地建设,研究生“青年大学习” 团课学习参与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赛 事获国家及省级奖项 10 余项,2021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88.90 %左右;

四是特殊时期,担当奉献,不断彰显学生工作战斗力。疫情期间, 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冲在疫情一线,探望居寝监测学生,组建后勤 保障小分队保障学生日常所需。有序组织数轮学生核酸检测、疫苗接 种工作无休息日,妥善处理学生严重心理危机事件2 起,确保了学院 学生的整体安全稳定。

3)研究生党建工作

推进理论学习,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 支部党员理论知识学习,将统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升党史学 习教育成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系列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六中


全会精神,支部集中学、党员自主学。本年度集中学习6 次,自主学 4 次,为支部党员讲党课2 次。

在建党百年之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的号召,带领全体学生党支部举办“党史学习 教育 ”百题大战活动,活动覆盖203 名学生党员,带动全体学生党员 以赛促学、以赛促行。历时2 月打造百名党员领学党史等系列活动, 领学人包括学院党委委员、先优教工党员代表、全体辅导员、学生党 员共 100 人,领学党史、校史等 5 项内容,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和思想 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强化制度建设,认真完成党建工作目标。牢记支部建设工作责任, 带领党支部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推进“一 承诺两清单 ”等工作事项;召开组织生活会,定期开展党员谈心谈话, 查找存在问题,认真整改。

为吸纳优秀研究生加入党组织,严格落实积极分子培养人责任制, 增加拟发展对象答辩、拟发展对象导师意见征询环节,加强对发展对 象的入党动机、理论掌握和实际表现的考察,有效保障学生党员发展 质量,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本年度共发展学生党员 53 人,预 备党员转正 11 人。

坚持围绕群众,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我为群众办实事 方面,开放群众意见征询邮箱,及时解决群众所需;研究生新生入学 初,面对新生入学人数多、住宿楼宇分布广、迎新时间短等问题,组 建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对一 ”迎新志愿者,顺利保障疫情期间迎新工


作顺利开展。

疫情狙击战中,切实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党 员深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疫苗接种、定期查寝、及时摸排等建立 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工作中,学生党员均冲在第一线;通过多次一对一 电话沟通、接种疑问解答保障全体研究生全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在 2021 年下半年 3 次疫情中,支部全体党员主动承担居寝监测学生后 勤保障工作,在 10 月末天气异常时期,无一名党员掉队,使共计 150 余名居寝学生日常生活得以保证;2021 1 月,4 名党员在家庭所在 地担任防疫志愿者获荣誉证书,1 人获评市级“优秀志愿者 ”称,3 人获荣誉证书。

加强纪律建设,从根本上杜绝 四风 ”问题。言行一致,以身作 则,通过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带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 决问题。树立先锋榜样,强化警示教育,使全体党员学有榜样、行有 目标。明确组织纪律,严肃行为作风,对标对表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要 求,营造重党性讲品行,重原则讲风格,重自律讲廉洁,重奉献讲垂 范的优良风气。

3.3 课程教学(本学位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课程教学 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教材建设情况。)

1)开课情况:本学科博士点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位课、学位课、 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学位课4 门 6 学分,学位课和必修课根据培养 方向,设立 4 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位课 2 门4 学分、必修课 2-3 2 学分(根据研究方向任选),选修课 11 门, 占总课程的 45%,>60%


的课程引入前沿内容。总学分不低于 16 学分。专业课全部由副高以 上教师授课, 博导授课达76%。

2)课程教学质量:督导考核与评价结果良好,授课方式主体 采用 PPT 多媒体,同时兼有各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数字课程等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多数课程开展讨论式教学。学生评教 合格率 100%。

3)持续改进机制:课程审查与新课开设规范化,研究生课程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文件齐全、规范。

3.4 导师指导(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情况,导师指导研 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 况。)

1)导师遴选情况:导师选拔的标准参照《东北农业大学学术 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资格遴选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执行, 2021 年新增研究生导师 18 名,导师遴选规范。导师履行职责情况良 好,新增导师 100%参加岗位培训。

2)导师考核情况:依照《东北农业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 教师审核与评估暂行办法(试行)》等文件进行严格考核,对不符合 条件的导师取消其招生资格,做到将导师培训、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 合。2021 年本学位点导师考核合格人数 71 人,合格率 100%。

3)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情况:依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研 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 范(试行)》等相应制度要求,从招生、培养、学术道德等层面明确


了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的职责。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 作用,建立研究室定期学术例会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3.5 学术训练(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及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 包括制度保证、经费支持等。)

1)搭建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设立各种研究生创新项 目,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研究课题,2021 年研究生参加各类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 项。依托“秦鹏春 ”生命科学论坛,邀请国内外 生物领域内专家学者来学院做学术报告,2021 年举办学术报告 2 次。研究生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21 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 发表 SCI 文章 75

2)建立并完善学术训练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规定;建立科 研汇报制度。课题组定期开展学术专题研讨。由课题组组长牵头,导 师和研究生参与,就课题研究发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推 动课题研究有效开展。

3.6 学术交流(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基本情况。)

2021 年学位点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2 人次,做会议报 6 人次。

2 生物学学位授权点2021 年研究生学术报告情况


序号

姓名

年级

报告题目

会议名称

时间



2019


Bt  sip1Aa 蛋白与大猿叶 甲中肠 BBMV 结合分析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21

11

19

-21


2019

Bt  Sip1Aa 突变体蛋白对 大猿叶甲生物活性的影响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21

11

19









-21



2019


Bt  sip1Aa 蛋白与大猿叶 甲中肠 BBMV 结合分析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2021

11

19

-21


杨红宇




2020

Response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s  to the humificatio n  process of differe nt  material  compostin

g


第二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


与管理国际会议

2021 7 15

7

18


姚伟科



2020

Review  on the microb iological  mechanism  o f lignin  depolymeriza tion  during compostin

g


第二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


与管理国际会议

2021 7 15

7

18


卢浩然




2019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Wild  Soybean Gs

SnRK1  And  GsMYST1 On

Abiotic  Stress  Tole

rance In  Soybean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

n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 i

n Food Production, Agri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2021

2021

12


2 -3


3.7 论文质量(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 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本学位点学位论文在各类论文抽检、评审中的 情况和论文质量分析。)

1)论文抽检情况:依照《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记录规范 (试行)》对科研记录的记录、保管、检查和归属做出明确界定,确 保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客观、规范。通过预答辩、论文评阅、答辩等环 节,确保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数据真实可靠、工作量饱满、研究成果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021 年省级以上论文抽检本学位点学位论文 0 篇。

2)论文评审情况:研究生毕业与学位论文的送审和答辩严格


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2021 年本学位点参加双盲评审博士学 位论文 17 篇,通过 17 篇,通过率 100%;参加双盲评硕士学位论文 90 篇,通过 90 篇,通过率 100%。

3.8 质量保证(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学位论文和学 位授予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分流淘汰机制等情况。)

开题:开题报告普博生在第3 学期内完成,硕博连读生(直博生) 在第5 学期内完成。在规定时间内,研究生无故不能完成开题报告, 视为开题报告评审“不通过 ”。

中期考核:在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及学分,并通过学位 论文开题报告的二年级在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要按照《东北农业大 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暂行规定》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预答辩、答辩:按照《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 申请工作暂行规定》执行。博士研究生须按计划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 规定的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 达到了学科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论文重复率不高 15%。经导师 同意、学院审核认可,即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和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 ”评阅后,方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经论文 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答辩委员会成员同意,方可建议 授予博士学位。

3.9 学风建设(本学位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学 术不端行为处理情况。)

2021 年本学位点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2 场次,涉及研


究生人。本年度无学术不端行为。

3.10 管理服务(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 建立情况,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情况等。)

1)学院形成了从研究生秘书→主管院长→院长和从研究生辅 导员→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的日常问题反映渠道。在涉及研究生重 大的利益的事件中,都设立监督小组,执行公示制度,及时接受和解 决有关申诉,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

2)在学校组织的毕业研究生对导师满意度评价中,所有导师 的得分都是优秀,满意度 100%。在学院组织的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 查问卷中,满意度 100%。

3.11 就业发展(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2021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就业率为88.90%。博士研究生大部分去 往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到生物类相关企业就业,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考上公务员、选调生岗位。

经和用人单位交流,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质量较高,思想品德高 尚,实验动手能力强,具有勤奋务实、踏实肯干的品质。

4 服务贡献

4.1 科技进步(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

向文胜教授“五谷丰素 ”成果进入新农药证书审批环节。 李凤兰教授“一种用于造纸的微生物发酵秸秆提取植物纤维 的系统 ”专利技术以 560 万元成功转化。


2021 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向文胜教授《链霉菌天然产 物药物代谢机制认知和高效生物制造》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魏自民 教授《有机废弃物堆肥腐殖酸、磷组分生物转化固碳增磷调控机制》 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2 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低温秸秆腐熟菌剂及寒地秸秆腐熟制肥技术 ”在山东、 黑龙江、吉林、辽宁、 内蒙古等地处理秸秆 200 万吨,蘑菇 和木耳废弃菌包 100 万包,动物粪污 500 万方,实现秸秆原 位还田5 万亩,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4.3 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 ”这一根本问 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使命,落实文化建设目标。

为加强党的领导,在建党百年之际,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举办“党 史学习教育 ”百题大战活动,带动全体学生党员以赛促学、以赛促行; 历时2 个月,精心打造 百名党员接力领学党史 ”系列活动,活动包 含党史、校史、院史等5 个模块,深入学习党的文化知识。

坚持文化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树立正确科研观。新生入学初, 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术诚信教育等活动,营造健康学术氛围, 夯实安全科研、诚信科研之基。举办第一届“秦鹏春生命科研论坛 之博士论坛、第一届国家奖学金成果汇报会,树立科研榜样,强化科 研动力。

用心传递温暖,推动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健康心理环 境始终是学院的工作重点,研究生因沉重的科研压力更是重点关注对


象,为此举办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素质拓展、 心事便利贴等活动,与心理健康普查异常学生一对一谈话,以关心、 耐心、爱心助推心理问题学生恢复健康。在此过程中平稳解决心理危 机突发事件 1 个。

举办文化活动,营造丰富的文化氛围。毕业季,研究生积极参与 毕业生晚会,为毕业生送上临别的祝福;积极参与建党一百周年七一 庆祝晚会,为党的事业献上赞歌;新冠疫情中,研究生投身志愿服务, 获评“优秀志愿者 ”称号;国庆期间,录制爱国题材小视频,展现对 祖国深切的热爱。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和科研方向,加强学位点导师团队建 设,有力支撑学校 双一流 建设。

2)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毕业标准需进一步修订,提高研究生培 养目标的达成度。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凝练学位点研究方向,组建学科团队,强化团队在研究生 指导中的作用。

2)修订学位点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毕业标准,提升研究 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