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1 目标与标准
1.1 培养目标(本学位点培养研究生的目标定位。)
生物学科博士生应熟练掌握所从事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反映国 际前沿水平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规 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从事生物学学科专业以及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 状,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 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生物学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1.2 学位标准(符合本学科特点,与本单位办学定位及特色相一 致的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生物学学位点研究生应具有生物学相关的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 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烈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 力;在科学研究中具备问题凝练、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研究结果分 析和成果形成的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体魄。
学位论文应反映其研究领域当今世界的先进性,应具有系统性、 完整性、科学性及创新性。毕业论文必须达到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发表的学术论文应达到《东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
2 基本条件
2.1 培养方向(本学位点的主要培养方向简介。)
生物学学位点以农业生物(畜禽、农作物、农业微生物)为研究 对象,阐明基本生物学理论并建立生物学应用技术,为养殖业、种植 业、食品加工业等提供生命科学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微生物资源 挖掘利用与农兽药研发、动物生产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及转基因生物 技术、植物性状形成与调控机理及转基因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 研究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 前设有4 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植物学、微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2 师资队伍(各培养方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主要师资队伍情 况。)
(1)植物学:学科带头人丁晓东教授。曾经在日本和美国从事科 研 16 年,为三级教授和植物学科带头人,以主持人身份获得东北农 业大学优秀人才引进启动经费 100 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一项(78 万元),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6 万元)。出版 (第一主编)专著两部,校内教材一部,获得校优秀教学二等奖一次, 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 Plant Physiology,PNA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Plant Journal,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Neurobiology of Diseases 等高水平论文 20 多篇。
(2)微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向文胜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 ”、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一直从
事微生物天然产物农药的发现、生物合成调控与产业化研究。2015 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14 年、2011 年分别以 第一完成人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 项。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Biotechnology Advances、Organic Letters、 中国科学等期刊以封面文章、高被引 论文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
(3)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刘忠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科 学学院院长,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 军人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取得了多项科研成 果,如中国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猪,中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 等,成果发表于 Development、EMBO Reports、JBC、Developmental Biology 和 Reproduction 等生殖和发育领域的主流期刊,过去 5 年 学科发表文章总计90 余篇,SCI 论文40 余篇。学科科研成果获得省 级科技奖励3 项,国家级科研奖励 1 项,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资源建设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获得发明专利4 项,美国专利一项。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负责人侯晓明教授,博士研 究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家畜泌乳生化机制与分子 调控技术学科团队带头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主要 从事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泌乳经济动物乳腺泌乳过程 的营养调控机制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 学基金等研究课题 10 余项,参与“973 ”课题、“863 ”课题等研究
项目。发表研究论文40 余篇,其中SCI 收录研究论文20 余篇。参编 教材2 部,学术专著 2 部。
2.3 科学研究
本学科新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34 项,立项经费 1317.4 万元, 其中国家级课题 13 项,纵向课题 27 项。
表 1 生物学学位授权点2020 年新立项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批准单位 |
执行年限 |
批准金额 (万元) |
主持人 |
1 |
新型 MFS-MDR 转运蛋白 MdrP 晶体结构解析及 其多药物外排的 分子转运机制研 究 |
国自然面 上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4-12 |
58 |
姜巨全 |
2 |
吲哚族芥子油苷 介导拟南芥年龄 相关抗性机制的 研究 |
国自然面 上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4-12 |
58 |
李晶 |
3 |
SCID 兔和类 NOD-SCID 兔的 制备与应用 |
国自然面 上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4-12 |
58 |
宋军 |
4 |
MsRCI2 寡聚物 调控紫花苜蓿碱 胁迫的分子功能 研究 |
国自然面 上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4-12 |
58 |
才华 |
5 |
猪体细胞核移植 胚胎 X 染色体活 性变化及其调控 机制探索 |
国自然面 上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4-12 |
58 |
翁晓刚 |
6 |
前药树状聚合物 级联治疗平台的 构建及脑肿瘤序 贯靶向机制研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颜廷胜 |
7 |
新型 Na+/H+逆 向转运蛋白 UmpAB 双拓扑 结构及其分子转 运机制研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孟琳 |
|
新型 Na+/H+逆 向转运蛋白 WEHH 的结构- 功能关系研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邵丽 |
9 |
脂肪分解功能性 代谢物参与猪卵 母细胞体外成熟 的作用及机制研 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金君学 |
10 |
难降解有机固废 堆肥木质素解聚 微生物代谢网络 解析及强化机制 研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吴俊秋 |
11 |
番茄 atpA 和 SGT1b 互作调控 灰霉菌抗性的分 子机制研究 |
国自然青 年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3-12 |
24 |
张瑶 |
12 |
有害生物侵染作 物后招募防御微 生物的发掘与应 用基础研究 |
国自然重 点项目 |
国家基金 委 |
2021-1 至 2025-12 |
298 |
向文胜 |
13 |
LincGET 通过 Paraspeckle 的相 变调控早期胚胎 发 |
省自然优 秀青年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10 |
王加强 |
14 |
链霉菌 S7GS2 新 型次级代谢产物 隐性基因簇定向 激活 |
省自然优 秀青年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10 |
张继 |
15 |
脂肪分解酶 HSL 在猪卵母细胞成 熟过程中的表达 模式与功能解析 |
省自然优 秀青年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10 |
金君学 |
16 |
秸秆降解菌 X96 高产耐受离子液 体纤维素酶调控 机制的研究 |
省自然优 秀青年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10 |
胡小梅 |
17 |
IGFBP3 基因调 控猪脂肪细胞增 殖分化机制研究 |
省自然联 合引导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2 |
牟彦双 |
18 |
猪精液液态保存 过程中精子果糖 代谢机制的研究 |
省自然联 合引导项 目 |
黑龙江省 科技厅 |
2020-1 至 2023-12 |
2 |
周佳勃 |
2.4教学科研支撑(本学位点支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平台情况。)
学科拥有国家级“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生物学一级学 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 家一流专业 1 个(生物技术)。建有“农业部转基因生物产品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哈尔滨)”、“ 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优秀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 “动物细胞与遗传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科研平台4 个, 建有黑龙江省教育厅“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 ”重点实验室平台 1 个, 建有制药工程 GMP 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建有“黑龙江省酶制剂研究 工程中心 ”、“东北农大坤昊生物菌剂研发中心菌剂研发中心 ”校级 研发中心2 个。与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药业共同申 报了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
2.5 奖助体系(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制度建设、奖助水平、 覆盖面等情况。)
学科研究生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 助研津贴、秦鹏春奖学金和国家普通高校助学贷款。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0,000 元,覆盖全部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所有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超出学制期限基本修 业年限的,以及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未转入学校的除外)。2020 年 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博士生有58 人、硕士生有377 人。
(2)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 万元,覆盖
率约为 3%。2020 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博士生有 3 人、硕士生有 7 人。
(3)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纳入国家研究生 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定向研究生除外),获得奖励的研究生须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博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奖励比例为 100%, 奖励标准为 10,000 元/人 ·年。二、三年级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 等奖学金的奖励比例为 20%,奖励标准为 12,000 元/人 ·年。二等奖 学金的奖励比例为40%,奖励标准为 10,000 元/人 ·年。2020 年获得 学业奖学金的博士生有41 人、硕士生有 126 人。
(4)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助研津贴发放标准为350 元/人月, 每年按 10 个月发放,覆盖全部在读博士研究生。
(5)秦鹏春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发放标准为 3000 元/年,覆 盖约为3%。(6)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国家普通高校 助学贷款, 申请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年不超过 12000 元。2020 年获得秦 鹏春奖学金的博士生有3 人、硕士生有3 人。
20 年获得助学贷款的博士生有0 人、硕士生有27 人。
学院成立了相应的奖助学金评定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按程序 严格开展评(认)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助学贷款的应贷 尽贷。
3 人才培养
3.1 招生选拔(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报考数量、录取比例、录取人 数、生源结构情况,以及为保证生源质量采取的措施。)
(1)招生情况:2020 年报考本学科博士研究生 23 人,录取 19
人,录取比例为 82.60%,录取来自 985、211 院校的生源 19 人, 占 录取人数的 82.60%。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 377 人,录取 167 人, 录取比例为 44.29%,录取来自 985、211 院校的生源 123 人, 占录取 人数的 73.65%。
(2)政策举措情况:为保证生源质量,我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例如:不断完善生物学理科基地班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在本校本科 生和硕士研究生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水平;严 格导师遴选和评估,保障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优化导师招生名额分配, 发挥名师效应吸引优秀生源等。在复试组织及招生过程中,完全按照 学校相关的规定认真执行,做到全程监督,成绩和录取结果公示,坚 决杜绝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
3.2 思政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课程思政、研究生辅导员 队伍建设、研究生党建工作等情况。)
(1)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各类课程紧扣时代主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与思政课形成协同,发挥了主渠道作用,3 门课程获批学校课程思政 立项。连续 12 年邀请院士45 人次、专家学者 150 余人次莅临“秦鹏 春教育基金”生命科学论坛,课程思政向名师引领和精神感召拓展。 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 星提名奖,1 人获省大学生年度人物,1 人获省大学生道德模范,240 人获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 ”和校“优秀共青团员 ”等。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研究生辅导员2 人,含副处级辅导员 1 人。在校生532 人。在学院党委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提升“组织力、思想力、行动 力、战斗力 ”为核心目标,锻造过硬学工队伍建设。
一是顶层设计,强化领导,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组织力。建立学生 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工作制度,构建学生党建长效机制;
二是增强理论,自我提升,不断强化学生工作思想力。开展“辅 导员学习分享会 ”30 期,提升素质与能力,加强辅导员纪律教育, 发挥老辅导员“传、帮、带 ”作用,营造和谐、互助、奋进的工作氛 围;
三是立德树人,强化阵地,不断提升学生工作行动力。以党团建 设为主阵地,注重网络和实践育人阵地建设,研究生“青年大学习” 团课学习参与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赛 事获国家及省级奖项 10 余项,2020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86.90 %左右;
四是特殊时期,担当奉献,不断彰显学生工作战斗力。疫情期间, 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冲在疫情一线,探望居寝监测学生,组建后勤 保障小分队保障学生日常所需。有序组织数轮学生核酸检测、疫苗接 种工作无休息日,妥善处理学生严重心理危机事件2 起,确保了学院 学生的整体安全稳定。
(3)研究生党建工作
推进理论学习,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为加强党的领导,加强 支部党员理论知识学习,将统一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升党史学
习教育成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系列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六中 全会精神,支部集中学、党员自主学。本年度集中学习6 次,自主学 习 4 次,为支部党员讲党课2 次。
在建党百年之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的号召,带领全体学生党支部举办“党史学习 教育 ”百题大战活动,活动覆盖203 名学生党员,带动全体学生党员 以赛促学、以赛促行。历时2 月打造百名党员领学党史等系列活动, 领学人包括学院党委委员、先优教工党员代表、全体辅导员、学生党 员共 100 人,领学党史、校史等 5 项内容,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和思想 武装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强化制度建设,认真完成党建工作目标。牢记支部建设工作责任, 带领党支部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 ”制度,推进“一 承诺两清单 ”等工作事项;召开组织生活会,定期开展党员谈心谈话, 查找存在问题,认真整改。
为吸纳优秀研究生加入党组织,严格落实积极分子培养人责任制, 增加拟发展对象答辩、拟发展对象导师意见征询环节,加强对发展对 象的入党动机、理论掌握和实际表现的考察,有效保障学生党员发展 质量,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础。本年度共发展学生党员 53 人,预 备党员转正 11 人。
坚持围绕群众,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 ” 方面,开放群众意见征询邮箱,及时解决群众所需;研究生新生入学 初,面对新生入学人数多、住宿楼宇分布广、迎新时间短等问题,组
建党员和积极分子“一对一 ”迎新志愿者,顺利保障疫情期间迎新工 作顺利开展。
疫情狙击战中,切实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党 员深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疫苗接种、定期查寝、及时摸排等建立 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工作中,学生党员均冲在第一线;通过多次一对一 电话沟通、接种疑问解答保障全体研究生全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在 2021 年下半年 3 次疫情中,支部全体党员主动承担居寝监测学生后 勤保障工作,在 10 月末天气异常时期,无一名党员掉队,使共计 150 余名居寝学生日常生活得以保证;2021 年 1 月,4 名党员在家庭所在 地担任防疫志愿者获荣誉证书,1 人获评市级“优秀志愿者 ”称号,3 人获荣誉证书。
加强纪律建设,从根本上杜绝“ 四风 ”问题。言行一致,以身作 则,通过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带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 决问题。树立先锋榜样,强化警示教育,使全体党员学有榜样、行有 目标。明确组织纪律,严肃行为作风,对标对表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要 求,营造重党性讲品行,重原则讲风格,重自律讲廉洁,重奉献讲垂 范的优良风气。
3.3 课程教学(本学位点开设的核心课程及主讲教师。课程教学 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教材建设情况。)
(1)开课情况:本学科博士点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位课、学位课、 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学位课4 门 6 学分,学位课和必修课根据培养 方向,设立 4 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位课 2 门≥4 学分、必修课 2-3
门≥2 学分(根据研究方向任选),选修课 11 门, 占总课程的 45%,>60% 的课程引入前沿内容。总学分不低于 16 学分。专业课全部由副高以 上教师授课, 博导授课达76%。
(2)课程教学质量:督导考核与评价结果良好,授课方式主体 采用 PPT 多媒体,同时兼有各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 数字课程等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多数课程开展讨论式教学。学生评教 合格率 100%。
(3)持续改进机制:课程审查与新课开设规范化,研究生课程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文件齐全、规范。
3.4 导师指导(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考核情况,导师指导研 究生的制度要求和执行情况,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情 况。)
(1)导师遴选情况:导师选拔的标准参照《东北农业大学学术 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职资格遴选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执行, 2020 年新增研究生导师 6 名,导师遴选规范。导师履行职责情况良 好,新增导师 100%参加岗位培训。
(2)导师考核情况:依照《东北农业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指导 教师审核与评估暂行办法(试行)》等文件进行严格考核,对不符合 条件的导师取消其招生资格,做到将导师培训、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 合。2020 年本学位点导师考核合格人数 69 人,合格率 100%。
(3)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情况:依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研 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
范(试行)》等相应制度要求,从招生、培养、学术道德等层面明确 了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的职责。同时充分发挥导师团队指导 作用,建立研究室定期学术例会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3.5 学术训练(研究生参与学术训练及科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 包括制度保证、经费支持等。)
(1)搭建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平台,设立各种研究生创新项 目,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研究课题,2020 年研究生参加各类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 项。依托“秦鹏春 ”生命科学论坛,邀请国内外 生物领域内专家学者来学院做学术报告,2020 年举办学术报告 7 场 次。研究生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020 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 发表SCI 文章74 篇,获得校级以上科技奖项。
(2)建立并完善学术训练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规定;建 立科研汇报制度。课题组定期开展学术专题研讨。由课题组组长牵头, 导师和研究生参与,就课题研究发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 推动课题研究有效开展。
3.6 学术交流(研究生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基本情况。)
2020 年学位点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1 人次,做会议报 告 0 人次。
表 2 生物学学位授权点2020 年研究生学术报告情况
序号 |
姓名 |
年级 |
报告题目 |
会议名称 |
时间 |
1 |
肖常奕 鑫 |
18 级 |
Bt sip1Aa 蛋白与大 猿叶甲中肠 BBMV 结合 分析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2 |
王琳 |
18 级 |
Bt Sip1Aa 突变体蛋 白对大猿叶甲生物活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
|
|
性的影响 |
|
|
3 |
曹登天 |
19 级 |
Bt sip1Aa 蛋白与大 猿叶甲中肠 BBMV 结合 分析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4 |
付倩 |
20 级 |
无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5 |
张超 |
2021 |
无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6 |
刘鑫博 |
2021 |
无 |
第十六届全国芽胞杆菌青年 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2021 年 11 月 19 日-21 日 |
7 |
杨红宇 |
20 级 |
Response of Bacte rial community su ccessions to the humification pro cess of different material compost ing |
第二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 与管理国际会议 |
2021 年 7 月 15 日—7 月 18 日 |
8 |
姚伟科 |
20 级 |
Review on the mi crobiological mech anism of lignin depolymerization d uring composting |
第二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 与管理国际会议 |
2021 年 7 月 15 日—7 月 18 日 |
9 |
卢倩 |
2021 |
无 |
第二届可持续固体废物处理 与管理国际会议 |
2021 年 7 月 15 日—7 月 18 日 |
10 |
孙琦 |
19 级 |
无 |
2021年分子植物科学国际会 议 |
2021 年 8 月 4 -7 日 |
11 |
卢浩然 |
19 级 |
Epigenetic Regulat ion Of Wild Soyb ean GsSnRK1 And GsMYST1 On Abioti c Stress Toleranc e In Soybean |
7th International Sympo sium on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ility in Foo d Production, Agricultu re and the Environment 2021 |
2021 年 12 月 2 -3 日 |
3.7 论文质量(体现本学科特点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 查办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本学位点学位论文在各类论文抽检、评审 中的情况和论文质量分析。)
(1)论文抽检情况:依照《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记录规范 (试行)》对科研记录的记录、保管、检查和归属做出明确界定,确 保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客观、规范。通过预答辩、论文评阅、答辩等环 节,确保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数据真实可靠、工作量饱满、研究成果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020 年省级以上论文抽检本学位点学位论文 3
篇,合格 3 篇。
(2)论文评审情况:研究生毕业与学位论文的送审和答辩严格 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2020 年本学位点参加双盲评审博士学 位论文 15 篇,通过 14 篇,通过率 93.33%;参加双盲评硕士学位论 文 101 篇,通过 100 篇,通过率 99.00%。
3.8 质量保证(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学位论文和学 位授予管理、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分流淘汰机制等情况。)
开题:开题报告普博生在第3 学期内完成,硕博连读生(直博生) 在第5 学期内完成。在规定时间内,研究生无故不能完成开题报告, 视为开题报告评审“不通过 ”。
中期考核:在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及学分,并通过学位 论文开题报告的二年级在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要按照《东北农业大 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暂行规定》进行中期考核工作。
预答辩、答辩:按照《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 申请工作暂行规定》执行。博士研究生须按计划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 规定的学分要求和必修环节,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 达到了学科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论文重复率不高于 15%。经导师 同意、学院审核认可,即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和 博士学位论文“双盲 ”评阅后,方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经论文 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答辩委员会成员同意,方可建议 授予博士学位。
3.9 学风建设(本学位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开展情况,学
术不端行为处理情况。)
2020 年本学位点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2 场次,涉及研 究生379 人。本年度无学术不端行为。
3.10 管理服务(专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 建立情况,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情况等。)
(1)学院形成了从研究生秘书→主管院长→院长和从研究生辅 导员→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的日常问题反映渠道。在涉及研究生重 大的利益的事件中,都设立监督小组,执行公示制度,及时接受和解 决有关申诉,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
(2)在学校组织的毕业研究生对导师满意度评价中,所有导师 的得分都是优秀,满意度 100%。在学院组织的在学研究生满意度调 查问卷中,满意度 100%。
3.11 就业发展(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分析,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调查情况。)
2020 年本学位点研究生就业率为%。博士研究生大部分去往高校 和科研院所就业,硕士毕业生大部分到生物类相关企业就业,还有一 部分毕业生考上公务员、选调生岗位。
经和用人单位交流,普遍反映我院毕业生质量较高,思想品德高 尚,实验动手能力强,具有勤奋务实、踏实肯干的品质。
4 服务贡献
4.1 科技进步(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情况。)
向文胜教授发明的“五谷丰素 ”得到了大范围推广,技
术成果有望得到转让。
4.2 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李凤兰老师发明的“低温秸秆腐熟菌剂及寒地秸秆腐熟 制肥技术 ”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五个地区简历处理点 30 余个,累计处理秸秆300 万余吨,蘑菇木耳种质废弃菌包 300 万吨,动物粪便排泄物500 万吨以上,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4.3 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情况。)
坚持文化育人与科研育人相结合,树立正确科研观。新生入学 初,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学术诚信教育等活动,营造健康学术 氛围,夯实安全科研、诚信科研之基。举办第一届“秦鹏春生命科研 论坛 ”之博士论坛、第一届国家奖学金成果汇报会,树立科研榜样, 强化科研动力。
用心传递温暖,推动心理健康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健康心理 环境始终是学院的工作重点,研究生因沉重的科研压力更是重点关注 对象,为此举办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素质拓展、 心事便利贴等活动,与心理健康普查异常学生一对一谈话,以关心、 耐心、爱心助推心理问题学生恢复健康。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位点公共平台建设需要加强,特别是急需加大省部级重 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力度,并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2)需要进一步凝练学位点和科研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密切结合区域发展和学校建设需求凝练学科和科研方向,加大领军人
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有力支撑学校“ 双一 流” 建设。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依托现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 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争取建设经费投入,提升学位点研究生培养的
(2)凝练学位点研究方向,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