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生命科学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 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发布时间:2025-03-22 浏览次数: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号)、《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4号)、《东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情况,为做好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

研究生考试招生是国家选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复试录取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执行政策,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录取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优化考生服务,切实做好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确保公平、公正、科学。

第二章 组织管理及其职责

第二条 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核有关方案、政策,指导学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具体由研究生院负责实施。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各招生学院复试录取工作进行巡查。


第三条 学院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领导小组,学院书记和院长是复试录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要全程组织、全程管理、全程监督。

(一)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  

副组长:柏  

 员:李剑虹 佟慧丽   侯晓明 任桂萍

具体职责:

1.负责制定学院实施细则,细则中应对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进行详细说明;

2.负责确定复试各相关工作人员遴选及业务培训;

3.负责制定执行本学院招生计划分配方案;

4.负责制定本学院各专业初试成绩要求;

5.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学院复试录取各项工作;

学院视实际情况另设复试人员资格审核组、专家复试组、成绩核算组、后勤保障组、技术服务组以及应急处置组等若干工作小组。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领导小组

 长:李  

副组长:李水童

 员:杨   刘文德  

 书:朱  

具体职责:

1.负责全面监督、检查本学院复试工作各环节开展情况;

2.负责对复试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培训;

3.负责监督学院相关信息公开情况,确保考生咨询、投诉渠道畅通;

4.负责依规受理申诉及举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

(三)学院复试人员资格审查小组

 长:柏  

 员:李   王英男   陈晓蒙   张宇霆

            郭笑辰  

小组具体职责:

1. 负责保障学院与考生之间的信息互通;

2. 负责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报考资格、复试资格、相关证件等方面的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依规取消其复试资格;

3. 负责出任专家复试工作小组秘书,负责复试记录单、专家打分表、复试结果汇总等表格的整理、统计、上报及相关复试材料的存档;

4. 负责完成学校及学院分配的其他复试相关工作。

(四)学院专家复试组

各二级学科成立二级学科专家复试工作小组,由相应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成员应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或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5-11人组成,且导师组成人员应随机选取。

具体职责:

1. 负责结合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对考生开展相关工作;

2. 负责对复试情况进行整理并上报学院;

3. 小组须在学院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对结果负责。

第三章 复试

第四条 复试时间

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将线下统一进行,时间进度安排如表1所示。

1 生命科学学院复试时间安排

3279:00资格审查,地点实验楼实验七)

学科及代码

笔试时间

面试时间

071001植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1

3298:30

(实验楼504室)

071002动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4

3288:30

(实验楼515室)

071005微生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2

3288:30

(实验楼304

071008发育生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2

32912:00

(公共基础楼217室)

071009细胞生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1

32810:30

(公共基础楼210室)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2713:30

教学楼601

3288:00

实验楼610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32713:30

教学楼603604

3288:30

实验楼621

086002制药工程

32713:30

教学楼604

3298:30

(实验楼610室)

086004发酵工程

32713:30

教学楼604

3299:00

(实验楼104

第五条 复试分数线

(一)学校结合生源及招生计划等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A区基本要求的各学科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复试分数线),同一专业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相同。考生须达到规定的复试分数线才能进入复试。

(二)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1:1.5遵循小数点进位及同分同进原则。

招生学院

招生学科及代码

学习方式

专业类别

总分

单科=100分

单科>100分

统招名额

备注

009生命科学学院
李老师
0451-55190413

QQ群:1034757697

071001植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274

34

51

24


071002动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274

34

51

5


071005微生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21

34

51

30


071008发育生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274

34

51

20


071009细胞生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274

34

51

4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27

34

51

18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1)全日制

专业学位

331

34

51

62

61个普通计划+1个士兵专项

086002制药工程

(1)全日制

专业学位

294

34

51

12


086004发酵工程

(1)全日制

专业学位

260

34

51

5


(三)学校将根据国家线及一志愿上线考生情况,确定各专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并在研究生院网站进行公示。

(四)复试照顾(初试加分)政策

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44)要求,结合教育部下发的符合

加分政策考生名单,确定进入复试的加分考生名单。

(五)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项

学校将根据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数,结合一志愿报考该专

项计划考生及国家线情况,设置进入复试分数线为单科分数不低于国家线5分,总分不低于国家线10分。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复试合格方可拟录取

第六条 复试资格审查

加强复试资格审核,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复试考生的身份审核及报考专项计划、申请享受初试加分、申请免初试的资格审核。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一)复试资格审查由学院自行组织实施。

(二)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需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材料不齐全或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复试。资格审查所需材料: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

3.学信网下载的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毕业证(往届生);

4.大学阶段成绩单(加盖教务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5.思想政治审核表;

6.符合复试照顾政策的考生请提前准备好相关佐证材料;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8.考生认为能体现或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所获奖励等

其他材料。

第七条 复试准备

(一)招生学科需做好以下准备:

1.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升对考生的咨询服务能力。及时发布、准确解读招生学院实施细则的内容和相关要求,特别是复试时间、方式、流程等安排,并派专人受理考生咨询,及时为考生答疑解惑,确保复试组织工作顺畅有序。

2.细化流程、模拟演练,做好应急预案。

1)全面审视、认真思考,细化复试环节全过程,实现无缝链接、闭环管理,确保复试工作的安全平稳;

2)有效组织、科学管理,充分借助模拟演练,完善复试流程、积累经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 复试管理

招生学院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梳理总结以往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并做好风险评估和相关应对预案,要防止并杜绝麻痹大意、经验主义,统筹做好复试录取工作。

1.采取两识别”“四比对等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替考;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考核组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三随机工作机制,采取与考生签署《诚信复试承诺书》等方式,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复试全程须录音录像,以备复查。加强复试全过程监管,确保复试公平公正。

2.加强复试考核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管理,提升政策意识、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复试有关规章制度和相应职责,坚决杜绝工作人员自行其是、擅自调整或破坏规则。严禁考核人员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复试现场、中途离场或开展其他与复试无关的工作。

3.原则上同一专业应采用同一种复试方式。强化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安排,积极解决考生问题,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

4.严肃考风考纪。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招生学院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九条 复试内容

学院要以提高选拔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复试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提高复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高层次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精心设计复试内容,可综合运用笔试、面试、实验、实践操作等方式。落实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选拨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设计复试内容,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复试内容具体包括外语水平测试、专业综合知识考试、综合素质考核等三部分,满分100分。

(一)外语水平测试:满分10分。

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

(二)专业综合知识考试:满分50分。

1.考试形式为笔试;

2.试题由学院组织命制,复试试题管理工作要参照初试自命题有关工作要求执行,原则上应命制多套试题,确保科学、规范、安全。试题内容应与《东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公布的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一致;采取面试的要以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试题为主,确保试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且试题数量充足,难易程度相当,避免试题重复。一般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考生明确表示已作答完毕的可提前结束考核。

(三)综合素质考核:满分40分。

每位考生单独进行。考核内容及要求:

1.学科背景及科研创新潜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对学术型硕士了解其科研成绩和科研动手能力,如已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活动及获奖等;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侧重了解考生的应用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

2.思想政治素质及社会适应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考试招生育人的理念,着力选拔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考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注重对考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逻辑思维能力及个人素质

主要考查考生举止、表达、礼仪、人文素养及心理健康状况。

第十条 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试题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和复试中专业综合知识笔试科目重复,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科目、参考书目请参照《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十一条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为外语水平测试、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和综合素质考核面试等三项成绩加和(百分制),单项合格线分别为6分、30分和24分,总分60分为合格线,任一项成绩未达合格线者不予录取。复试结束后及时公示考生复试成绩。

第十二条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各招生学院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并结合以往复试录取中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提前组织考生、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模拟演练。

熟悉掌握工作流程,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一旦发生突发

事件,要迅速上报,迅速反应,迅速处理。

第四章 调剂

第十三条 调剂时间

调剂开始时间请详见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调剂公告。

第十四条 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一)符合《东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报考条件。

(二)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三)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其他调剂要求。

(四)满足调入专业规定的其他调剂要求。

第十五条 调剂程序

(一)公布调剂公告

学校将于3月末在研究生院网站发布调剂公告。

(二)考生申请调剂

所有符合学校各相关学科调剂条件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报名申请调剂。

(三)发送复试通知

报名系统关闭后,学院将对系统内的调剂申请志愿进行整理和择优筛选,并将通过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在收到短信提醒后及时确认复试通知,并按照通知要求与招生学院取得联系。

(四)复试时间

复试时间以报考学院通知为准。具体复试要求按第三章复试中条款并参照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执行。

(五)注意事项

1.招生过程存在动态变化,学校个别专业可能会产生新的缺额,考生应留意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调剂信息公告,并及时报名。

2.学校调剂计划较少,请有意向调剂到我校的考生第一时间填报调剂志愿,以免错失良机。

第五章 拟录取

第十六条 成绩计算

入学考试总成绩(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总成绩×30%(其中初试总分300分的专业,其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3×70%+复试总成绩×30%)。

第十七条 拟录取程序

(一)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

学校根据考生总成绩(录取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总成绩相同时以国家统考初试外国语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初试外国语成绩相同情况下以复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单项未达合格线者不予录取。

(二)待录取通知

经复试合格并获得学校拟录取资格的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学校将通过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统一发送待录取通知。

1.已被学校拟录取的一志愿考生,会收到系统发送的待录取通知,无需点击确认。

2.所有调剂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应尽快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同意待录取。

(三)拟录取名单公示

学校将在录取完成后对拟录取名单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期7日。

公示期结束后,上报国家审核,最终录取结果将以教育部审核通过的名单为准。

(四)取消拟录取或入学资格

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拟录取或取消拟录取资格:

1.报考定向就业,且由于个人原因无法签订定向就业培养研究生协议书者;

2.报考非定向就业,被录取后,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将档案转入学校者;

3.报考资格不符合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者;

4.未通过学历(学籍)审核者;

5.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考生,入学时(9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

6.不能按时报到且无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无故逾期2周不报到者。

第六章 体检

第十八条 考生须在拟录取后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提交本人的体检报告。对考生的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信息公开

第十九条 各学院必须提前公布实施细则。本着谁公开、谁把

关、谁解释的原则,积极推进招生信息公开制度。

第二十条 学校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对参加复试考生名单、拟录取

考生名单等相关信息进行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第八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一条 有直系亲属或直接利益关系人参加复试的考生或工作人员,应主动向招生学院汇报,并依照回避制度,做好相应工作。

第二十二条 对于任何阶段被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违纪、作弊等情况或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并通报考生所在单位(学校);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其他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适用于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录取工作。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本办法未尽事宜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执行。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025320